当前位置: 首页Home >> 工作动态Worknews >> 正文

【关注】抗战烽火中的北外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5-09-08 [来源]: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培养成千上万能够挑起抗战和建设重担的优秀人才成为当时极其重要的任务。毛泽东同志指出:“伟大的抗战必须有伟大的抗战教 育运动与之相配合。”北京外国语大学由此应运而生。北京外国语大学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前身是1941年3月于延安成立的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 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

本编选自校史馆的历史档案和延安时期老校友回忆录,意在展现那段特殊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办学创业的艰辛过程和北外人怀揣理想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从抗大 俄文队到延安外国语学校,虽然反映的是一校之历史,但它与当时革命大背景紧密相依,是中国共产党创办外语教育的发轫奠基阶段。

铸就热血的起点 撒播希望的火种

刘亚洲曾说:“对有过抗大经历的人来说,黄河之滨是他们生命记忆中的永恒。在那个民族精英共赴国难的年代,他们用青春与热血铸就钢铁精神,担负起人类解放事业的神圣使命。”

延安时期的抗大校门延安时期的抗大校门

      1935年,在雁阵惊寒的十月,中央红军进入陕北。十二月的一个夜晚,窑洞里烛光摇曳,烛光里毛主席说:“要办学校来培养大量的干部,一批又一批地送到各 方面去。”1936年6月,抗大前身红军大学成立。1937年更名为抗日军政大学。抗大培养的10万英才像一粒粒革命的火种撒遍全国,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 利奠定了重要组织基础。侵华日寇冈村宁次曾表示“消灭了抗大,就是消灭了边区的一半。”由此可见抗大威力。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毕业证书(罗俊才提供)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毕业证书(罗俊才提供)

北外校友付克就曾是抗大的一名优秀毕业生。据付克先生回忆,1941年,当他在抗大研究班毕业准备回前方时,来了一位军委同志,他告诉付克,中央决定在抗 大筹办俄文队,专门培养军事翻译人才,学习苏联的军事科学技术和作战经验。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培养外语人才的历史也就此开端。20世纪30年代,苏联选派的医务、技术人员以及派送的部分物资陆续到达延安。因此,中国共产党陆续开办了俄文讲习社、讲习班,培养急需的专业陪同翻译以及编译马列著作的翻译人才。

烽火硝烟中建校 千难万险中发展

1940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为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培养俄文军事翻译,1941年3月,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成立。之后,几经变迁,到1944年春,随着英文系的成立,延安外国语学校建立。

1941年12月,抗大三分校改为延安军事学院,俄文大队转为军事学院俄文科。1942年6月,中央军委决定,延安军事学院俄文队单独建校,改名为军委俄 文学校。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为了满足当时实际工作的需要,着重培养俄文军事翻译人材。军事学院院长朱德同志曾对军事学院俄文科作过指示,要求“培养的 学生成为通晓俄语,能会话,能实际运用的军事翻译人才”。

延安外国语学校使用的部分教材

9延安外国语学校使用的部分教材

    1944年6月,俄文学校增设英文系,改名为延安外国语学校,满足了配合外籍人员在延安工作的需要,同时也为培养新中国外交外事干部做准备。中央军委副主 席周恩来在向外国语学校全体人员讲话时指出,为迎接全国的胜利,必须加强外交人才的培养工作。他强调:“外国语学校不仅要培养军事翻译人才,还要培养新中 国的外交人材。”至此,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扩展了,人才培养目标也相应的做出了调整。

学校除了建立英文系外,还在俄文系成立了政治班,侧重政治理论方面的课程。这样,外语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就包括了政治、军事、外事三方面的翻译人员。接受 过抗战时期我党外语教育的学员,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多从事外交、对外文化交流、外语教学和研究工作,成为新中国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延河畔的“洋八路” 学习生产两不误

在艰苦的抗战条件下,延河畔的外文学子翻译了大量的苏联军事著作,便利了中共与美英的沟通交流,推动了抗战胜利。那么他们当时是如何学习外语的呢?

曾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务长的罗俊才先生讲述了他们当时的学习生活情况,”学校开学时,由于缺乏运输工具,学校百十余人的粮,煤等物资全靠学生徒步从很远的地方背回来。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学习,背粮路上每个人在自己后背上都会写上几个单词或句式让后面的人记”。

延安外国语学校英文系所在地车桥沟延安外国语学校英文系所在地车桥沟

    上课没有教室,他们就在露天荫下或挤在窑洞里;没有课桌椅,就坐个马扎,把笔记本放在膝盖上记笔记;没有教材,教师就把讲课内容写在黑板上,边讲边让学生抄写;没有自来水笔,就把钢笔头绑在玉米杆上,沾自制的墨水。

右前织毛衣者为校友任飞右前织毛衣者为校友任飞

    罗俊才说他们学习俄语的时间只有一半,另一半时间都在生产劳动。“劳动时也可以学习,教员结合生产劳动,编几个相关的生词和句子写在小黑板上,供大家在食 堂吃饭时学。饭后上山把小黑板提上,挂在树上,休息时大家念一念,练习练习,利用劳动时间学习。但是,大家不管是学习还是生产,干什么都比着干,搞竞赛, 谁也不甘落后”。

如此艰辛的学习环境没有磨灭师生们的斗志,战争的烽火反而点燃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滔滔延河边,巍巍宝塔下,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当地的老乡亲切的称他们 为“洋八路”。张天恩先生曾作诗一首,表达对这段光阴的回忆:1941年,奉命到延安。永不忘:渴饮延河水,饥餐小米饭。垦荒杜甫川,苦读清凉山。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贵校生于民族救亡的烽火,成于新中国创业的磨砺,兴于改革开放的春天。期望北外弘扬延安精神,勇于担当,博学笃行,不断创新,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友谊作出更大贡献。”温家宝总理在北外七十周年校庆时给伊莎白老师的回信中这样评价北外。

1945年,抗战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外国语学校也开始了新的征程。正如北外校歌中所唱的那样“我们勇敢地走向岗位,永远为人民服务。”

曲谱北外校歌,由校友方堃创作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俄语成为了北外校友们解决战争和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的帮手,新中国的坦克部队就是蓝曼用俄语同苏军多次交流,获赠而来的四辆坦克组建 的;中长铁路的建设离不开凌祖佑用俄语同苏方人员的长期交涉。这些北外的优秀校友们在解放战争与朝鲜战争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陆军与空军的中流砥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外交人才。李泽望、马列、许文益、高士坤、何方、何理良成为我国驻外使馆的大使与参赞;罗俊才致力于 教育事业,为新中国培养了不计其数的外交外事人才。他们在国家建设和对外交往活动中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 笔。

延安精神,薪火相传;优良传统,历久弥新。从延河畔一路走来,趟过革命的艰难岁月,如今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共和国外交官的摇篮”,正带着红色血液,肩负起新的历史重任,凝聚起前进的力量,开创美好未来。

(记者 张文超 张婧雯 张禹衡 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