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党委书记韩震教授担任总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系列丛书中英文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6月19日上午,我校与中国人民大学 联合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系列丛书出版座谈会。党委书记韩震、副校长 孙有中出席座谈会。
据介绍,该丛书包括中英文两个版本各12册,用通俗的语言系统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关键词,其中每册围绕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进行阐述, 语言风格简洁明快,理论通俗化大众化,特别注重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独特价值。丛书英文版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的一项 重要学术成果,向世界生动地讲述了“中国故事”,为世界读者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将发挥积极作用,现已被列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宣 出版项目。我校英语学院、专用英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的十位老师参与了丛书的部分翻译工作。
座谈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会长邬书林,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张拥 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巡视员朱启会,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巡视员、副秘书长王彦京等领导先后讲话,对系列丛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认 为,丛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本质特征相适应,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明相承接,有利于澄清思想的是非和认识的误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 效传播。
党委书记韩震在发言中指出,系列丛书的出版得益于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团队创作、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精准翻译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出版发行,是三所 高校通力协作、协同创新的结果。谈到系列丛书的创作思路,韩震表示,创作团队力图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双重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价值观创造具有 时代气息的传统基础和现实基础,梳理出中国价值观内在的历史传统基因和当代时代价值。
韩震认为,应从人民利益、历史传统、社会实践、文明互鉴、未来发展等五个方面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一是了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大的追 求和期盼。如果不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贫穷、饥饿、屈辱的历史,就不可能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符合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二是要从中国革命的社会实践中找根源,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实践中找缘由。三是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探索和文明演化过 程。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史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历史基础。四是从面向未来和历史进步的角度去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理想追求,是对社会发展应然状态的一种追求,体现中 华民族是面向未来的民族,用更理想的眼光看待现实。五是从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互鉴中去观察。中国文化的开放性推动中华民族与世界对话, 不断借鉴西方文明成果,但又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跟从,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
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等学术界代表,也从各自角度对系列丛书进行了 评价,并阐释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我校专用英语学院教师彭萍代表丛书译者作了发言,分享了翻译作品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表示翻译时应注重 传播策略,充分考虑中国和国外各自所处的社会背景,既要体现中华文化的特征,又要考虑对英语读者产生的理解障碍。丛书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校办、出版社等部门负责人,我校党办校办、党委宣传部、科研处等部门负责人及丛书译者、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
(记者 张文超)